当前位置:护肤侠门户网 >> 热词搜索 >> 文章正文

孩子喜欢控制家长(家长为什么喜欢控制自己的孩子)

发布于:2021-09-04 被浏览:1263次


孩子会操纵父母吗?

不论宝爸宝妈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,但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,比如:

你本来打算“讲完这个故事就睡觉了”,但孩子非让你再讲一个,哼哼唧唧、在你身上蹭来蹭去、眼泪就要夺眶而出了……你无法拒绝,只好再讲一个;

带孩子逛商场,孩子想买个玩具,你本想拒绝,但孩子哼哼唧唧、满脸不高兴,眼泪都流出来……你看不下去,只好买了。

想到这些场景,你会不会觉得:

“确实!我家娃可会耍赖、撒娇了!我简直被他弄得没办法!可不是在‘操纵’我吗?”

特别是当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一次又一次地对孩子的“操纵”让步之后,孩子们很自然会这样认为:

“我为所欲为的时候,才是爸爸妈妈重视我的时候!”

或者这样认为:

“你爱我,就应该听我的、满足我”。

这样看来,“孩子操纵父母”的事情,生活中确实是挺常见的。

那孩子的“操纵”行为怎么发生的呢?

操纵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。也许是我们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,不知不觉地教会了孩子“操纵”。

我们可能是怎么教的呢?先来看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:

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,设计了一个“斯金纳箱”。

一只饥饿的大白鼠来到斯金纳箱里,这是个像笼子一样的小箱子,箱壁上露出一个杠杆,还有一个放东西的小托盘,除此之外啥都没有了。

开始时,大白鼠溜达了一圈,然后无意中把前肢搭到了杠杆上,没想到随着“咔哒”一声想,一个食物就会掉进托盘里。

大鼠吃掉了食物,又开始四处探索,又一次不经意地碰到了杠杆,没想到“咔哒”一声响,托盘里又掉进一个食物!

经过几次“天上掉馅饼”的好事之后,大白鼠学会了频繁地按压杠杆的行为。

食物作为奖赏,提高了大白鼠按压杠杆这个行为的频率,甚至形成了习惯,这就是“操作性条件反射”。

生活中,我们也无意中给予了孩子很多“奖励”,从而让孩子把一些行为形成了习惯。

比如因为孩子一再恳求或发脾气,于是妈妈答应给他买一个玩具,玩具就成了一个奖励,让孩子以后增加发脾气的频率——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就一次又一次地发脾气。

孩子成功地“操纵”了父母,真的开心吗?

通常,我们之所以甘愿被孩子操纵,就是因为:

孩子用“哭”换来了玩具,真的不哭了;

孩子用撒泼打滚换来了棒棒糖,真的不打滚了;

孩子用耍赖换来了看电视的权利,真的停止耍赖了……

先不说是不是有利于孩子的教养,但至少,他们这下高兴了吧?

不一定哦!

虽然通过“操纵”父母而达到了自己的小目的,但孩子们却并不真正开心。

孩子尝试操纵,通常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无力,并且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,能够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。也可能是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,于是把“操纵”作为一种报复的手段。 还有一些孩子,觉得自己没有处理“沮丧”这种情绪的能力,遇到一点点不好的事情、小小的挫折,就完全丧失了克服的信心,于是只好操纵父母。因为他们并没有学过与他人一起寻找双赢的解决问题的办法。”

因此,我们不难发现:

是的,孩子可能真的“操纵”了父母,但他们却并不想“操纵”父母。

那么,爸妈如何应对孩子的“操纵”呢?

首先,树立这样的一个信念:

即便孩子真的在“操纵”我,我也并不把这当成“操纵”。

为什么要这样呢?

因为,如果我们把孩子的行为解释为“操纵”,我们自己心里也很可能不好受,比如:

一旦觉得孩子在操纵我,我会觉得焦虑,于是我下意识地会反击、惩罚孩子;

一旦觉得孩子在操纵我,我觉得自己很没面子,于是下意识地对孩子冷淡,至少暂时不想和孩子亲密地联系了;

一旦觉得孩子在操纵我,我就觉的需要给他一个教训!于是我给他讲道理,或责骂他;

一旦觉得孩子在操纵我,我觉得自己对孩子“失控”了,于是我下意识就想加强对家庭的控制,努力保持自己的地位。

简而言之,如果觉得孩子在“操纵”我们,我们也往往陷入一种非常不愉快的心态。

第二,关心孩子的感受和需求,但不纵容孩子的行为

孩子的顽皮、哭闹、耍赖,其实到在向我们传达一种信息,即:某种程度上的需求没得到满足。

那孩子到底在需求什么呢?

孩子的需求其实很深刻。

当4岁的孩子仍旧抱着小时候的毯子、奶嘴的时候,他并不真的需要毯子和奶嘴,他可能是需要一点爱和安全感;

当孩子在商场哭闹着要一个玩具时,他也许并不真的需要这个玩具,他可能是在长期逛商场的过程中,累了,紧张了,和妈妈的情感连接告急、安全感不足了,他更需要妈妈的安慰和关注。

这对于家长来说,也很不容易。

我们自己小时候也哭过,或发过脾气,当时我们或许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抚,我们的父母也希望赶紧控制住我们,赶紧“止哭”。

于是,现在我们的孩子情绪爆发时,我们第一想法也是“控制”,除此之外,并没有其它办法。

其实,这时候,我们并不需要急于控制孩子的行为,而是想办法和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建立起紧密的连接。比如:

蹲下来、专心地、紧紧地拥抱孩子,对他说:“妈妈知道你喜欢那个玩具车,妈妈知道你现在很委屈”。

也许你对孩子表现出这样的同感心之后,孩子并不能立刻停止哭闹。但如果能这样持续安抚五分钟,孩子很可能慢慢恢复情绪,愿意安静下来,听妈妈舒缓人心的安慰。

想要玩具车只是表象,而对妈妈的爱和关心的需求才是内因。

一旦孩子获得了妈妈的安抚,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获得了妈妈的理解,玩具车就不那么重要了。

即便孩子还有点心心念念,但妈妈如果在孩子已经平静后再建议“妈妈回家给你做一个”,“我们回去一起画一个”,“过生日的时候就给你买”……孩子也更容易接受这个建议。

第三,允许情绪的阀门偶尔“撒撒气”

孩子们确实需要时不时地打开自己情绪的阀门,也需要在“撒撒气”的时候,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。

他们心碎地哭,发脾气,尖叫,颤抖的时候……爸爸妈妈就会来帮助他们,孩子们会因此感到安全,感到自己是被爱的。

我们需要让孩子懂得:

你有时候感到生气、委屈、难过、忍不住发脾气,这没什么不对的,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。我们应该学会接纳它;

不论你感到生气、难过、还是委屈,爸爸妈妈都会尊重你的情感,你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,是我们家的一份子,我们都依然爱你;

你可以生气,但你也要学会直面问题。当然,爸爸妈妈会体谅你、安抚你、帮助你。

如果你相信爸爸妈妈,那我们可以帮你想办法发泄情绪,比如,爸爸要是生气了,就喜欢去房间里打打沙袋!但是,爸爸妈妈不喜欢你骂人。

你可以生气,但不要一直沉浸在愤怒里,你要学会接受它、尊重它,认识到你生气了,然后学会放下。这样你会变得更好。

让孩子学会从“困难”变得“阳光明媚”,相信自己能从不好的情绪里走出来,这样,他们才不会感到害怕、无力、没信心,他们才会相信自己能勇敢地表达内心的任何感情,减轻自己的情感负担。

孩子会“操纵”父母吗?也许是的,但这并不是孩子的本意,这只是孩子在感到无助时,发出的“求助信号”。

孩子撒泼打滚、大哭大闹的时候,真的只需要满足他的要求,他就高兴了吗?未必。孩子可能是不会说“我很委屈”、“我很生气”、“我很嫉妒”这样复杂、深刻的表达情绪的语言……于是只能说“我要抱”、“我要玩具”。

其实,孩子自己也不想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中,他也想学会“走出来”的方法。他很希望爸妈能理解他,从而帮助他。

因此,如果爸妈只是一味满足孩子表面的要求,孩子就没有机会学习处理自己情绪的方法,于是更容易依赖、喜怒无常,而且社会技能、自控能力都比较低。

被“溺爱”的孩子,也并不真正快乐。

最新文章
猜你喜欢
本类推荐
TOP 10